学习安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委中心组 -> 学习安排 -> 正文

北大、川大名师联袂开讲 助力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校对:祝琳 责编:鲁信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11-03 阅读:

会议现场

中南在线11月3日消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陈瀚英 报道)10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和四川大学胡芳教授应邀来到武昌理工学院,在行政楼612会议室联袂开展学术报告与科研培训。马克思主义学院、通适素质教育学院教师代表齐聚现场,报告会由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教授主持。

王东教授作报告

王东教授聚焦“科研能力提升”,围绕六个关键问题展开系统阐述。他指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应兼顾教学适配与问题研判,在站稳讲台的同时锤炼学术判断力。他强调,以《资本论》为研究统摄,贯通马克思早期、中期与晚期思想,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关键路径;深入研究列宁思想,是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源头、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环节。王东教授提出,在研究实践中,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在“第二个结合”中拓展自主创新空间,广泛吸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面对世界观、历史观等基本问题他鼓励教师秉持“切口小、空间大”的原则挖掘创新点。最后,他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好朋友、做大学问”深情寄语,激励大家坚守教育初心、深耕学术高峰。

胡芳教授作报告

胡芳教授则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升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为题,直击高校教师发展痛点。她深入剖析了当前教师在教学、科研、智库建设与收益平衡等方面面临的多重挑战,引发在场教师强烈共鸣。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立项规律,胡教授强调,科研准备需扎实充分,研究切口应精准聚焦,并提醒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审慎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针对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的改革创新趋势,她着重强调论文框架搭建、研究范式创新与方法论突破的重要性。在课题选择上,她建议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凸显学科属性、彰显研究价值,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与“十五五”规划建议为重要抓手,推动“政策语言”向“学术命题”的精准转译,实现概念学理化、目标实操化、任务机制化,助力研究从“高原”向“高峰”跨越。

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讲话

在互动环节,两位专家与在场教师围绕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彭贤则校长助理在总结中,对两位教授的倾情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培训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不仅廓清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方向,也提供了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的实用路径,有效回应了教师在科研探索中的现实关切。他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消化吸收专家分享的宝贵经验,将理论启发转化为科研动力,聚焦国家战略与学科发展需求,深耕细作、勇于创新,不断提升科研素养与教学水平,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