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13日电 从2011年起,湖北省以推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机制化为重点,一年一个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和“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简称“三万”活动)。省、市、县、乡四级11万名干部,1.87万个工作队,走遍了全省2.6万多个村,走入1026万农户家中。从平原湖区到高山之巅,只要有农户的地方,就有工作队员的足迹和身影。这项活动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群众反响之热烈,创湖北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群众工作之最。
两轮“三万”活动,从“务虚”到“务实”,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群众从将信将疑到交口称赞,领导关注,舆论热议,媒体聚焦……
两轮“三万”活动的延伸与升华表明,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上下同心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宝贵。只有真正从人民利益出发,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才能最大程度地赢得民心。
两轮“三万”活动,群众从将信将疑到交口称赞
“大爷,我记得我第一次到您家您可是只给我倒了杯冷水,怎么今天又是好茶又送这么远呀?”“当时还以为你们只是来走走过场,谁知道你们还真是来为我们办实事的,以后我再也不会倒凉水给你喝了!”
这是省农业厅驻大悟县长岭村“三万”工作组队员方非,在离村之前与村民高正洋的一段对话。
简单的一段对话,流露出群众对干部看法的变化,反映出干群关系的转变——群众对“三万”工作队员由疏远到亲近、由亲近到信赖;对“三万”活动从疑虑到支持、由观望到“拥抱”……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一次空前规模的“省情、农情、民情大调查”,新时期一次史无前例的“干部大练兵”
2010年底,时值隆冬,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大悟县、红安县,访贫问苦,开始了履新之后的第一次调研考察。
在红安县高桥镇何家湾村的村民刘海华家里,当看到他和妻子都有残疾,房屋四壁透风,76岁的老母亲蜷曲在薄被里,李鸿忠心绪难平,当即叮嘱当地干部给予特别帮扶。
“全省还有多少这样的家庭?我们的干部知道吗?”李鸿忠对随行的干部们说,“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最大的危险!做好群众工作这个‘生命工程’,履行好这个政治责任,关键是要走进群众、深入群众。”
“现在交通、通信发达了,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李鸿忠对干部们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薄了。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我们与人民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血与肉的关系、舟和水的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末和根的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儿女和父母的关系、必须有感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常念养育之恩、身怀感激之情,经常深入群众,主动亲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大悟调研期间,李鸿忠看到当地机关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地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他对这种工作方式予以充分肯定并指出,全省各级机关干部,都应该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收集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忧、所盼,切实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一场名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的活动,此时已开始在李鸿忠的脑海中酝酿。
2011年1月27日,《湖北日报》登载李鸿忠的署名文章《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在文章中,他对干部们提出明确要求:“多往基层跑,特别要多往贫困地区跑,多往受灾严重的地方跑,多往矛盾突出的地方跑,多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跑。”
2月28日,湖北省召开省、市、县三级电视电话会,决定从3月起,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组织省、市、县三级26460名干部、8550个工作组,遍访全省26018个村、1062万农户。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并指出,开展这次活动重在“全覆盖”和“增感情”,落脚点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覆盖”就是这次活动要覆盖所有村、所有农户,让干部的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群众工作,把党的阳光、政府的关怀送到每家每户。“增感情”就是这次干部进村入户,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而是重在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不是单纯的财力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干部作风问题、是对农民的感情问题。要饱含深情地开展这次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民办事,切实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省长王国生就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要突出“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所有村,工作队员覆盖全省每个农户;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突出“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为民新风进农家。通过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体察民生、凝聚民智,把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把农民群众的要求作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群众工作的风向标。
3月,省、市、县、乡四级11万多名干部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背起行囊,振作精神,进村入户,把全省农情、村情摸了个“底朝天”。他们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并圆满完成50万份《“三万”活动调查问卷》的调研填写工作。“刚开始,对这种‘久违’的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群众还是将信将疑”,省委农办新农村建设处处长贺曙光告诉记者,“一些群众最初面对工作队的入户调查、访谈,不敢讲真话,不愿说实话,还心存顾虑。”
针对这种情形,工作队员们将心比心,与群众中的老党员、困难户结对子、交朋友,为他们讲解政策、修路修房,与他们探讨生产经验、提供生活补助……真诚融化了冷漠,耐心的讲解和实实在在的帮扶化解了怨气,工作队员们敲开了农家的大门,也打开了群众的心门。
省委农办精选、编辑队员们的日记和报告,出版的《民情调查报告文集》、《农情调查报告文集》、《民情日记》,总计逾百万字,不仅记录了这些转变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为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落实农村政策、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针对农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和突出的问题,省委、省政府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社会稳定有待加强、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7大类26个主要问题,并分别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并出台了《关于做好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有关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这无疑成为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最重要的“成果清单”。
这份“成果清单”,集中反映了当前全省农民群众的所盼、所愿、所困、所惑,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1年6月15日,省“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扩大和运用好“三万”活动成果,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热烈的社会反响,吸引了媒体的广泛聚焦。
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让干部的脚印“印”到每家农户的堂屋——湖北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做好群众工作》,并同时配发评论《沉到基层服务群众》。
《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长篇通讯《春天里,这激情的足音——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纪实》,并发表《心近才能生情》的评论。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节目多次播发湖北开展“三万”活动新闻;《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也都对湖北省“三万”活动作了突出报道。
“三万”活动,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二、“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回应群众需求,挖万塘、办实事、解民困、得民心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基、生产之要,更是农业的命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全国性的“水利建设”高潮为湖北水利带来“福音”,大量的水利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批小型水利工程与大中型灌排工程相结合,形成抗御水旱灾害的工程体系,为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一些地方集体经济的衰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管护不力,经过数十年的运行,普遍出现淤积不畅、末端渠系损毁、老化失修等问题。
2011年,一场数十年罕见的大旱席卷荆楚大地。“三万”工作队在走访时看到,面对旱情,现有的农田小水利基本派不上用场,陷入“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的困境。农民群众看到有水却流不进田里,有秧插不上,纷纷“望水兴叹”。
群众对水、尤其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迫切渴求和企盼,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50万份调查问卷中,得到最集中、最突出的反映。问卷调查显示,仅14.5%的农民认为所在地农田水利设施5年间有了明显改善,而有31.5%的农民认为无任何改善,有9.1%的农民认为比以前还差。
“群众有呼声,我们就要回应;群众有要求,我们就要满足。”面对旱情,面对群众的渴求,李鸿忠郑重地对干部们提出要求。
2011年8月1日,李鸿忠奔赴受旱严重的随州、孝感两市察看灾情。看到两市不少农村的塘堰因年久失修淤积而成“碟子堰”,田间秧苗因缺水而枯黄时,他鼓励两地根据“旱包子”地区实际,立足长远,在塘堰等水利设施建设上先试先行。
9月9日,省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省水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水利决定粮食丰歉,影响国计民生。我们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凝力聚神解决全省水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李鸿忠在会上指出,“我们要下大决心解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碟子堰’问题。大江大湖有水,现在要修通‘最后一公里’支渠、干渠,让‘碟子堰’塘满水清。”
在11月11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省委农办提交了关于《2012年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总体方案》,围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田水利问题,将集中力量挖20万口塘堰。
李鸿忠在会上提出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万’活动成果,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为载体,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着力解决今年‘三万’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11至2012年冬春之交,新一轮应民意、系民生、解民困的“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1万多名干部背起行囊,整装上阵。李鸿忠、王国生等省委、省政府领导也挥起铁锹挖塘清淤,拿起扁担挑运塘泥,与干部群众共同劳动。
“此次‘挖万塘’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共建,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省委农办新农村建设处处长贺曙光告诉记者。
一时间,整个荆楚大地上出现了“万众一心兴修水利”的热闹场景。47.2万台套大型挖掘机从四面八方开来,轰鸣声排山倒海;540万人次奔赴建设一线,在长满杂草、淤泥堆积的低洼地、塘堰、沟渠里“大展拳脚”。
一位帮助挖塘的部队首长感叹说:“47万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数量超过淮海战役的军车,堪比一个‘集团军’。”
看着这样的场景,不少农村的老人们不由得忆起大集体时代大兴水利的劳动场面:“自从分田到户,这样千军万马大办农田水利的情况再没出现过”。
通过广泛筹资筹劳,“挖万塘”活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短短三个月内,活动共筹集资金81.75亿元,远超过预期;机械化施工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多年的工作量,挖一口万方的塘堰仅需三天;全省共开工塘堰、小型泵站、小水池(小水窖)、沟渠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30.4万余处,其中整治塘堰21.07万口,实现全省每一个村民小组整治一口当家塘的目标。
各地还坚持把塘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安全饮水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把臭水塘、碟子堰、淤塞渠改造成便民塘、生态堰、丰收渠,有效地放大塘堰整治效应。
2011年末,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湖北“三万”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湖北省在去冬今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反响很好,成效显著。在今冬明春又开展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为载体,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活动,这既是为三农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实际行动,又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实际举措,其做法和思路应予肯定,其基本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镇委书记黄敏说:“‘老三万’活动中,有很多干部下来了,也帮了我们不少忙,但村民们担心这种活动会不会又是一阵风,吹一阵就过了。没想到过了不到一年,‘新三万’活动又来了,干部们出钱、出力,驻村几个月帮我们挖塘堰,使农民感受到党的温暖。”
“三万”活动的成功经验
一、以“三农”工作为切入点,探索开展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全省1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6018个村、1062万个农户,生活着接近全省总人口半数的农村人口。要落实中央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抓住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突出农村群众工作这个重心,稳定农村就稳定了大局。
省委、省政府谋划“三万”活动之初,就将其定位为加强“三农”工作、破解“三农”问题、密切与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三万”活动,旨在让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了解农民所思、所忧、所盼,促进惠农政策落实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密切干群关系,增进干群感情。
从两次“三万”活动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如果说“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是一次空前的农情大调研、民情大收集,那么“挖万塘”活动就是对困扰农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的集中解决,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延续,是省委、省政府动员和组织全社会支持“三农”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二、深入每村每户,调查研究,摸清全省“三农”家底,了解农村群众所需、所盼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访民情为重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规模最大、内容最全、作风最深入的农村大调研活动。
各级工作队入户调查,省里发放50万份调查问卷,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查,荆楚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最广泛的民情调查热潮。各级党委、政府掌握了最鲜活、最真实、最全面的社情民意,为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完成入户调查的任务,许许多多的工作队员们不分白天黑夜,不顾山高路远,走访农户、宣传政策。
省密码管理局工作组经过3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来到恩施州鹤峰县海拔近1000米的高山上访民情,76岁村民徐为成激动地说:“得知你们要上山来看我,我一晚上都没睡着。”下山时,徐老汉眼含泪水,拉着干部们的手依依不舍……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各工作队携带50万份问卷,深入1062万农户,开展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历时2个多月,先后完成摸底抽样、入户调查、审核录入及汇总分析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同时,各相关部门还以“进万村入万户”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专题调研。省委农办、省委政研室、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对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深入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通过以上三类主要调研形式,“三万”活动真实、全面地收集了全省农村的社情民意。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民群众主要有“五喜”、“五忧”和“十盼”。
五喜是:党的农村政策好、收入连年增、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快、乡风文明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五忧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脆弱、社会化服务不到位、今后谁来种田、留守家庭困难多、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十盼是: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加大、政策落实不走样、农资涨价不要过快、更加关心农民工、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科技服务助增收、贷款难能得到有效解决、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障水平再提高、基层干部更好地为民办实事。
群众的所需、所盼,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将民意民声作为“第一信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各工作队通过入户调查、问卷调查和专题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塘堰淤塞,首当其冲。
无水之殇困扰着百姓,更牵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重点整治20万口当家塘堰,并以此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加强其他塘堰及沟渠、小泵站、小水窖、小水井等的维修和整治。
2011年岁末,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通知,将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
此轮“三万”活动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开工塘堰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30.4万余处,其中整治塘堰21.07万口,整修小型泵站8365处、小水池(小水窖)2.64万个、沟渠5.9万条,覆盖全省每个村民小组,通过兴修小水利,改善大民生。
除帮助农民兴修农田水利,党员干部还坚持“边走访、边梳理、边整改、边见效”,将自身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就地解决”,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13.2万件。
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你装在心里。78岁的特困老村支书户永德说的一句话“俺一辈子也还不清党的恩情啊”,让省水利厅“三万”队员李传华至今难以忘怀。他用《民情日记》一字一句记录着自己参加“三万”活动的心路历程。他说:“在不知不觉中,老百姓对我们的态度悄悄发生了变化,从开始时的冷漠、观望,变为积极的配合、支持。”
四、领导率先垂范,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省“四大家”和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亲自部署、亲身参与,带头到最偏远、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省里成立由省委书记李鸿忠任组长、省长王国生任第一副组长、省委副书记张昌尔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总体方案以及培训、调查、考评、宣传、纪律、督办等8个子方案,并强化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各地认真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全省上下“一盘棋”。
2011年2月14日清晨,李鸿忠轻车简从,奔赴革命老区黄冈农村。从招工现场到农家小屋,他都随时驻足,向群众了解情况。一路上,他与当地干部交心谈心:“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财力不是根本的,关键是增强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全省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要勤下基层,了解民忧、民思、民盼。”
2011年4月13日,正值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深入开展之际,李鸿忠再次迈开脚步,怀着对“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深切感情,深入素有“恩施屋脊”之称的鄂西山区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察民情,听民声,排民忧。
地处鄂西大山山尖上的椿木营乡,平均海拔1680米。在村民王泽如、王兵如兄弟家门前,李鸿忠与20多位村民和基层干部进行座谈。村民们反映,他们盼望有更多的致富门路,把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李鸿忠对此一一回复。
在“三万”活动深入开展之际,王国生来到全省血吸虫疫情最重的地区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水袋子”、“虫窝子”仙桃市沙湖镇,实地了解血防站所建设、晚血救治、防螺灭螺、“一建三改”等方面工作。他走进凉亭村二组陈爱群和王金山的家里,询问他们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和生活状况。在76岁晚血病患者刘义成家里,王国生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当得知他通过政府免费医治,20多年的病情逐年缓解时,王国生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三万”活动开始之初,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就来到大悟县最偏僻的玄坛村住农家、问民情,后来又三进玄坛村,写下了生动反映农村生活实际情况的《玄坛村民情日记》。“只有沉到基层去,才能摸到真情况,才能找到解决难题的好办法,才更有底气”,张昌尔还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广大干部。
杨松等其他省领导都先后深入农村,带头走访最偏远的村组、最困难的农户,推动入户工作一家不漏。
省领导坚定的步履,为“三万”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全省上下各级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全市90多个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过上了“5+2”、“白加黑”的进村入户生活。
五、11万干部积极响应,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和专业特长开展工作,全省上下形成“合力”
在“三万”活动中,党员干部主动为基层出思路,所有部门开展“结对共建”,涉农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政策。坚持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25821个,确定发展项目28300多个。实行经济部门联穷村、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帮扶项目2.76万个、资金32.2亿元。
商务厅“三万”活动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商务部门与市场联系紧密的优势,把脉农产品流通,彰显部门特色,为问安镇及五个驻点村办实事。
农业厅每一位机关干部都到联系村驻点工作5天以上,厅直事业单位近1000名干部轮流到帮扶实体开展活动,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等单位还派人到经济实体负责具体帮扶。
在全省最偏远的山区贫困县——十堰市竹溪县,省水利厅的“三万”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竭尽所能地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水问题”。
在恩施州巴东县开展“三万”活动的省旅游局工作队员们,除了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之外,还积极为当地寻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六、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破解重大难题
“挖万塘”,资金从何而来?这是新一轮“三万”活动面临的第一个现实困难。
早在“挖万塘”谋划之初,省里就确定了此次活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建”的原则,尤其强调农民的主体作用:“挖万塘只能算是干了一点实事,教育、动员和组织农民,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才是根本。”
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挖万塘”科学决策,一声号令,即引来万民响应。
据省“三万”活动办介绍,“挖万塘”活动实际到位资金81.75亿元,远远超过预期。其中,各级财政筹资19.1亿元,占23.36%;各级工作组帮扶资金6.24亿元,占7.63%;企业和社会捐资18.8亿元,占23%;农民自筹资金17.29亿元,占21.15%;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32亿元,占24.86%。省内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秉承反哺情怀和社会责任,慷慨解囊、捐资捐物。
通过组织社会力量捐资捐物,“三万”活动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长效投入机制的新途径。可以说,在这次活动中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发展的热忱也是前所未有的。
七、拜人民群众为师,从基层发现典型经验并注重推广
“三万”活动中,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问智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群众为师,在基层中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干部们意外地发现,一些从前看似复杂的难题,被群众的“土办法”轻而易举地就破解了,而“塘堰管护”正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早在“挖万塘”活动开始之初,省委省政府就要求各地把管护机制的探索和建立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对塘堰等农村小型公益性设施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民建、民营、民管,探索和创新了很多管用的产权制度改革办法——有的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明确塘堰产权,落实责任主体和管护方式;有的通过明确塘堰的用水权、养殖权、植林权、冠名权等,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塘堰整治。这些积极探索,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宜都市以“受益户共有制”为核心,通过明确小水利设施的产权,引导农民自发的投身到农村小水利的建、管、养上来。在114个村中实施“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塘堰、水库等8000多处、农户7.5万户,有效破解了农村小水利投入及管理难题。
宜昌市夷陵区通过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承包确权,理顺了经营管理机制,促进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该区按照“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确权”的要求,各乡镇分别签订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合同10万多份、承包合同达6000多份,签订率达95%以上,以区政府的名义颁发《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承包经营权证》5088本。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型水利管护机制改革。记者从省委农办了解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在研究制定出台过程中。
《意见》不仅明确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还总结推介了自建自管、受益户共管、参与式管理、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管理等五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管护模式,并提出了各级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扶持、社会各界参与等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这是继农村土地承包、林权改革之后,掀起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新一轮改革高潮,将进一步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
八、把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三万”工作的最终衡量标准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决定成败。“三万”活动从始至终都将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最终衡量标准。
“三万”活动开展之初,省委省政府就通过新闻媒体发表了《致全省农村乡亲们的一封信》。信中指出,“三万”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促进各级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与农村乡亲们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把你们的冷暖记在心头,把你们的利益当做最高的利益,把你们嘱托的事情办好,从而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群众反映来看,“三万”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万”活动开展之初,在黄冈市团风县总路咀镇双河口村的一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因为患病而20多年没在众人面前说话的76岁的老人王独秀,他的一句“我要感谢共产党!”令在座所有人无比震惊和感动。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接近尾声时,省民政厅“三万”活动工作来到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小河坪村九组杨必现的家中,与50多位村民一道庆祝工作队资助的水井正式竣工通水。此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杨隆昭老人,熬夜给工作队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小河坪九组缺水、盼水、望水,农户衷心感谢省民政厅三万活动工作队为我们解决了近百年来祖祖辈辈吃水难,为水发愁的老大难问题。工作队为我们出力,找水源、挖水井,解决了300多人的吃水难问题。你们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们喝着清甜的井水,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九、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随着“三万”活动渐渐接近尾声,“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三万”工作组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民群众得了实惠。
但工作组离村后怎么办?如何建立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为乡村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地都在不断摸索……
2011年7月召开的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
《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社情民意调研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处理突出问题综合协调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巡视督查制度,以推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实现问政于民常态化,做到问题整改常态化,在广大群众中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与此同时,全省不少地区也在建章立制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赤壁市由于在“三万”活动中表现突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先进市。
赤壁市委农办副主任周建飞介绍说,领导干部“村头办公”是赤壁市在“三万”活动中取得的成果之一。“三万”活动结束后,赤壁市下“红头文件”规定:市级领导要积极把驻点村作为村头办公活动的联系点,一般每月不少于1次。同时,赤壁市还将“部门服务周”作为巩固“三万”活动成果的又一“规定动作”,它规定市直机关单位每周不少于一次深入到驻村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结合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为农民群众解民忧、办实事。
同时,赤壁还建立了“3+1”群众联系机制,由一名镇直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组长联系一个村民小组;发放了“3+1”连心卡,卡上写着处、村、组三级干部的联系方式,让村民有困难打上面的电话,力争使“三万”活动成果经常化、制度化、长期化。
“三万”工作启示录
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党夯实执政基础的“生命工程”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要让人民群众从心底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就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党的建设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三万”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们密切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力争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干群之间的关系渐渐发生了转变——从说不上话到无话不说,从怕干部上门到盼干部再来,从将信将疑到交口称赞……
很多“三万”工作队员们表示:“机关干部只有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才能增进对基层、对基层群众的感情,提高群众工作针对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二、坚持群众工作重心下移,调研在一线、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我们的工作只有做到全覆盖、深入一线,才能把中央提出的‘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要求落到实处。”这正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部署,对“三万”活动作出的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三万”工作组的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农村一线,开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和专题调研,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
在帮助农民群众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同时,党员干部们还坚持服务在一线,“边走访、边梳理、边整改、边见效”,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13.2万件,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群众看到成效、得到实惠。
为了较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赤壁市“三万”活动驻村工作组探索建立了“五点半学校”。放学后将留守儿童集中在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安排基层党员和中小学老师轮流值班,带着这些孩子们一起学习、一同娱乐,待监护人忙完农活后再一个个接回家。“五点半学校”开办以来,许多家长纷纷叫好,有些还专门给村委会写来感谢信。
三、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省委、省政府以深入调研了解到的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决定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这是回应农民群众呼声和期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利民惠民之举。于是,一声“号令”,即引来万民响应。
与此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挖万塘”活动开始之前,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旨在让广大干部积极行动,形成合力;活动中,省“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亲临“三万”活动一线,以实际行动号召广大干部积极参与。
各级干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纷纷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最偏远、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面对面地访民情、问民意、增感情,挖万塘、解民困、惠民生;各部门则结合自身职能和专业特长开展工作,围绕当前农村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各级工作组教育、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并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动员,全省近3000万农民和社会各界真正行动起来了。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投资投劳。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从出资、到挖塘、到管护,一个个难题被大家破解。
宜昌市夷陵区民营企业家张宗淮,热心捐资投劳为家乡兴修水利,4年捐资700万元,到现场施工千余天,被誉为“新时代的治水愚公”。
四、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
“不要像鸭子浮在水面,而要做鸬鹚沉到水底”,这是李鸿忠对全省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干部只有沉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与群众建立鱼水深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洗礼,党性得到锤炼,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钟祥市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副队长、共产党员刘军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倒在访民情的途中,把生命最后的脚印“印”在田埂上,群众自发栽下常青树纪念他。
省旅游局副巡视员操福善冒雪赶往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山区的村庄调研,汽车不幸跌入80多米深的悬崖,因公殉职,村民们在操福善遇难的排水沟附近,按当地送别亲人的风俗,烧纸、燃鞭,一边噙着泪水念叨着:“操组长,您一路走好……”
“新一轮‘三万’活动既要完成‘挖万塘’的主要任务,还要在活动中继续坚持访民情、送政策,继续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继续坚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继续坚持写民情日记、调查报告。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锻炼干部队伍,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三万’活动的宗旨。”2011年底,在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玄坛村走访农户时,张昌尔对干部们说。
经过基层锻炼,机关作风为之一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增强,办事效率和执行力大幅提高。
五、充分运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办法、创新的办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三万”活动中,省委省政府、各省直部门、各工作队,都积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运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办法、创新的办法,破解了很多难题。
省“三万”活动问卷调查由湖北省统计局设计、“三万”工作队员们实施,历时2个多月,先后完成了摸底抽样、入户调查、审核录入及汇总分析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脆弱、农业抗灾能力较弱是农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这一结果与“三万”工作队走访了解到的情况正好吻合。传统的进村入户走访与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大大提高了调查的准确性,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市场化手段更是在“三万”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尤其在破解“挖万塘”资金难题、明确管护责任方面,功不可没。在“挖万塘”活动中,为解决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疏于管护的问题,各地相继探索出承包转让、租赁、拍卖水利设施经营权等市场化方式,明晰塘堰产权和收益权,一方面吸引社会力量出资,不加重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管护责任。
荆门市在“挖万塘”活动中,大力引进市场机制,鼓励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塘堰改造,筹措社会资本1.5亿元;全市所有塘堰都落实了“四型四制”的建管新机制:一是自建自管自用型,实行责任制。对单户农民自己投资投劳修建的塘堰,由村委会与受益农户签订责任书,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评议。二是自建自管共用型,实行合同制。对个人投资投劳修建的塘堰,在村委会的协调下,由建设方和受益方共同协商制定管护制度,签订合同,明确建设方承担相应责任。三是共建共管共用型,实行协会制。对多个受益农户共同投资投劳修建的塘堰,在村委会的指导下,由受益农户成立塘堰管用协会,并制定相应的建管章程,由协会统一管护。四是公建公管共用型,实行股份制。对财政投资、企业捐助、驻村工作队投资修建的容量大、灌溉面积较大的塘堰,其所有权属村委会,在管理、使用、收益上实行股份制。经民主协商后,制定具体塘堰运行管理办法,签订管护合同。
六、创新体制机制,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保障
群众工作是百年工程,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坚持不懈,而绝非一朝一夕的面子工程,必须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多年来,湖北在加强农村群众工作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因缺乏机制支撑,难以取得长效。“三万”活动会不会是“一阵风”、“一阵子”,“作秀”?这是活动开始之初,很多老百姓心中的疑惑;“三万”活动结束后,农民普遍要求工作组留下来,或者询问工作组何时再来。
这一个“疑惑”、一个“要求”,实质上是群众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开展集中行动是必要的,但还需建立包括责任机制、办事机制、联动机制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等内容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为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湖北省委进一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决定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民主决策机制、问题查访与解决相结合的群众工作机制等。这一《决定》为全省各地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三万”活动的重要收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