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仪再始,岁律更新。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已洒满梅南山这片热土。2019载入史册,2020长路在前。向着未来,我们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出发。
推开新年之窗,天地间百花灿烂,新生萌动。望着窗外烟波浩渺的汤逊湖、松涛滚滚的梅南山、流光溢彩的大学校园、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16000余名武昌理工人心中又升腾起一股新的干劲、新的力量。
又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了!
在这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我们谨向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工,向孜孜求索、刻苦钻研的莘莘学子,向心系母校、情牵武昌理工的海内外校友,向时刻关注、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及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回望波澜壮阔的2019】
“奋斗”成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厚重底色
山川浩荡,江河悠长。过去的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武昌理工学院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喜庆之年……穿行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这一年的故事有着太多精彩,这一年的变化让人感慨万千。
回望2019,奋进,是中国的姿态;奋斗,是武昌理工人的状态。从仲春到初冬,大到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方略,小到工作学习、衣食住行,武昌理工人这一年“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实”。“奋斗”已成为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厚重的底色和最持久的优势。“武昌理工号”航船一路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过去的2019年是充满自信的一年。学校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深入践行“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以砥砺奋进的姿态不断前行,办学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攀升。
这一年,学校从全国700余所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包揽全国六大媒体2019年度教育总评榜全部“第一名”,先后获评腾讯网“2019年度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第一名、新华网“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新浪网“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网易“2019年度综合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搜狐网“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央广网“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等荣誉称号。这一年,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9世界十大权威大学排名:湖北省大学世界排名》中,我校在湖北省128所高校中位居第32位,名次超过不少公办本科高校。这份“武昌理工答卷”令人欣喜,体现了党、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我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充分肯定,也奠定了我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领头羊”的地位。
这一年,校长赵作斌教授撰写的两篇论文《开发•内化•创新——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新探》、《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及评价标准新论》相继在《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文章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进一步夯实了我校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石。
这一年,湖北省连续两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在我校隆重举办,来自全省30多所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汤逊湖畔,为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建言献策。会上,赵作斌校长作为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会长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学校在素质教育领域取得的宝贵经验,我校成功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得到了高等教育界专家的高度肯定。
这一年,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学校上空高高飘扬。开学典礼上5000余名新生齐唱《我和我的祖国》,以青春名义发出时代强音;近千名学生在运动会上表演团体操《我爱你中国》,在校园里掀起红色风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学校通过理论武装,播种红色基因,筑牢师生信仰基石。
这一年,学校投资方广信科教集团获得60亿银行授信,为学校进一步快速、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才;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学校前进过程中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凝聚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与心血。20多年来,武昌理工人凭着一股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将一条坦途走成了大道,将一条旧路修成了新街。这条路在我们脚下,未来我们将创造出更多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武昌理工奇迹!
过去的2019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学校以“本科评估”、“双万计划”为契机,坚持“特色兴校”,强化“质量立校”,以内涵发展夯实办学水平,以综合改革释放办学活力。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回望来时路,“改革”和“落实”依然是我们解码“武昌理工速度”的金钥匙。
这一年,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果巩固之年,学校继续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聚全校之心、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狠抓教学质量落实。“打造金课”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与工资、考核等级、职务晋升等挂钩;向每堂课要质量,成为教师口中的年度流行语;湖北首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成立,学校与地方联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进入到发展新阶段;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用“思政之魂”为学子“精神成人”奠基;学校与三峡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合作,联合培养专业硕士,为我校“土木水利”专业申报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文,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新征程、进入了新时代。
“一流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这一年,学校抓住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契机,全面厘清专业建设思路,夯实专业建设内涵,提炼专业改革成果,生物工程、工程造价、智能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4个专业脱颖而出,获得“省一流专业立项建设点”,为学校打赢本科教育攻坚战亮出高扬的战旗。
这一年,科研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科研兴校”氛围日渐浓郁,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崔海容教授和刘阳教授主持申报的项目分别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安庆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和奖次稳居全国同类高校首位。
这一年,学校科研实力绽放,到账科研经费总额逼近4000万大关。这一年,由《中国高教研究》发布的“2018年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排名中,我校上榜并位居首位;“中国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排行课题组”发布“独立学院转设高校科研综合竞争指数”,我校荣登前20强并位居前三甲。
这一年,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共有13个项目获批2019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