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先进典型 -> 正文

潜心育人 享受科研 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阳教授的故事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9-01-18 阅读:

人物名片:刘阳,女,教授,硕导,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注册执业药师,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承担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曾被评为校“科研新秀”和“科研十佳”,2015年被湖北省教育工会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生物活性物质基础,近三年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横向课题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获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食品批件1项。

潜心育人,辛勤耕耘三尺讲台

“同学,请试用‘三点校正法’测下药物中维生素A的含量,并简述‘三点校正法’的基本原理。”在武昌理工学院,每当提起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阳教授的课堂,很多老师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她的课堂上,同学们的课堂纪律十分端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很少会有“低头族”和“瞌睡虫”出现。同学们纷纷表示,上刘阳教授的课想不聚精会神都难,因为她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小绝招”,那就是喜欢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上课点名提问就像是“家常便饭”,而且所提问题往往都是课程的重点所在。

制药工程1601班的聂进卓同学对此深有体会:“每次上刘老师的课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担心课上被刘老师给问懵,兴奋是因为如能把刘老师抛出的问题对答如流会很有成就感。所以课前我都要先把这堂课的预习题和复习题认真过一遍,心里才会踏实。”

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任职的十余年时间里,刘阳教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系主任再到学院副院长,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将教师职务摆在了第一的位置,她甘为人梯,勤勤恳恳耕耘在三尺讲台,为培养人才不遗余力。刘阳教授表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心,每位老师都应该时刻关注教学质量、关心学生成长、指导他人进步。

作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课程的主讲老师,刘阳教授在每次备课时都会仔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为学生用心讲好每一堂课。该院很多学生反映,凡是刘阳教授的课都非常受欢迎,每年的评教成绩均位于前列。

在学生的眼里,“刘老师的课都是靠硬本事才能过的”。课前,刘阳教授会通过蓝墨云软件、QQ等平台发布一些预习题,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做好每堂课的预习工作;课上,她会通过循循善诱、不断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们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上有话可说,有发言的底气;她还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刘阳教授还充分利用各种人脉关系和资源,邀请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为同学们授课和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为了使学生的论文符合规范和要求,她会耐心细致地为大家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为了排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她总是不断地鼓励大家,开导大家……虽然刘阳教授每天工作都特别忙,但她总是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前面。她的儿子曾说宁愿当她的学生,这样就可以得到她更多的关爱。

近年来,她的学生获得多项荣誉也从侧面印证了她对于学生的尽职教诲: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医药院校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非专业组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作为学院副院长,刘阳教授高度重视学院各项教育教学事业的创新发展,为了扎实做好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她勇于尝试教学改革,不断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学院的实际教学中,并积极向学院提出了多个教学改革方案。她还经常与院领导、系主任、普通教师等一起围绕产学研融合、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问题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深入研究,反复调整,协同推进学院各项改革工作迈上新台阶。

与刘阳教授共事多年的王传林副教授对她评价颇高:“刘阳教授对待同事和学生都很温和,有时又很风趣,大家都很喜欢她。跟她共事的这些年,我认为她不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亦或是学院副院长,在校任职的这些年她都在不断交出令人惊讶的答卷。”

享受科研,为科研攻关积蓄力量

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刘阳教授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

长期以来,刘阳教授都致力于从事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她课余大量时间都沉浸在科研事业之中,学校、家里都是她的研究基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要做很多试验,查阅很多资料,常人看来,这是非常枯燥的过程。但刘阳教授却说:“科研让我乐在其中,我根本停不下来。”她表示,每当遇到科研难题时,自己会尽力尝试把艰苦的研究过程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只有敢于直面问题,才能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为科研攻关积蓄力量。

近年来,刘阳教授作为主要发明人的科研项目不断收获喜讯:《一种洋葱活性多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核桃活性多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2-(1-羟基-4-酮-2,5-环己二烯)-吡喃-4-酮的合成方法》3项技术成果接连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此外,她还荣获了“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全校十佳科研教师”等荣誉;近3年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SCI收录7篇;她的《基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的洋葱活性多肽降糖作用研究》项目也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这沉甸甸的成绩背后,是她十几年如一日上万小时的科研实验支撑。

“多给学生机会”,作为一名科研带头人,刘阳教授还非常重视该院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科研经验传授给学生,积极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条件,让学生们也能尽情享受科研的乐趣。她在学院里大力打造学生“科研梯队”:让一个大四学生带两个大三学生,两个大三学生再带四个大二和大一的学生,从而实现大一到大四优秀学生都可以参与科研的目的,由此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生科研团队,使整个学院的科研氛围愈加浓厚。刘阳教授说:“课外,我经常会指导学生做科研项目,并将其中的点滴成果应用到课堂上去教学,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导学生。”

“我们做实验的辣木籽都是自己一粒一粒剥出来的。”制药1501班唐寒同学的导师是刘阳教授,回忆起刘教授指导他们在实验室剥辣木籽的情景时,唐寒说,辣木籽有着坚硬的外壳,老师对待实验很严谨,要求大家剥出来的籽都必须是完整的,“为了剥一小捧,往往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在刘阳教授的指导下,唐寒和实验室其他4名同学携科研论文《辣木籽蛋白的提取及其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研究》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首次参加此论坛,他们就荣获了创新成果一等奖,是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当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或是形成一篇论文时,才能真正体会到‘苦尽甘来’。”唐寒表示。

“刘教授务实求真的科研态度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制药工程1601班田海霞回忆自己怎样迷上科研时如是说。

“科研就是要创新,就是要探索未知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当你发明了一个新技术或者先实现一个技术进步时,你会很兴奋,而这种兴奋会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回望自己的科研之路,刘阳教授认为正是这种兴奋与成就感让她多年来坚持投身科研、享受科研。

如今的刘阳教授并没有停下自己科研探索的脚步,下一步她计划将依托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对自己那几项国家发明专利进行合作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校党委书记涂方剑教授对刘阳教授取得的各项科研成绩感到十分欣慰,他说,这一项项研究成果凝聚着学校科研工作者心血,发明专利的获得,展现了武昌理工学院在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领域结出了丰硕成果。(作者:张蕾  蔡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