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先进典型 -> 正文

终身教授冯秉超的故事——潜心树人五十载 德馨永育桃李芳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5-09-25 阅读:

 
冯秉超,男,教授,1941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基础课部教授、终身教授。主持完成省教改课题1项,主编教材2部,获得校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15篇,曾获武昌理工学院“十大校园魅力人物提名奖”。
 
“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负责。”这是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冯秉超教授在从教生涯中恪守的信条。年过七旬的他,在武昌理工学院可谓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他是该校校史上唯一一个每学期考核等级都是A的教职工;他所授的课程到课率永远是100%,其所带学生皆尊称其为“冯爷爷”;50年执教生涯中,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一线岗位,成为立德树人的典范。冯教授说:我的性格适合静下心来安于教学,我也很热爱教学,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适合自己的,它带给我很多欢乐和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我感到高兴,希望能尽力培养更多的人才。
胸存“五心”,堪称表率
1964年大学毕业算起,冯秉超教授在教学岗位上已工作50年。2003年,他应邀来武昌理工学院执教。11年来,他每学期的所有考核等级全A,创造了该校校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神话”。冯教授说自己的最大愿望就是做一名五心级老师,即潜心、真心、耐心、苦心、良心。为人师表者,只有胸存“五心”,才能无愧于心。
冯教授家离学校很远,但年过七旬的他总是坚持每天很早来校。每学期他都会提前完成备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还会针对每届学生的基础不同“量体裁衣”,调整教学内容。” 他虽然平时很忙,但是只要有学生找他,他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把学生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有学生到办公室找他问题目,他总是耐心解答,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冯爷爷。在他看来,老师不能将学生分优劣,而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特殊素质。
一名学生说:“冯爷爷每天上课都提前十多分钟到,在黑板上画好今天要授课的图。上他的课,要一直集中精神,因为全是‘干货’,稍不注意,就会漏了点什么,觉得自己吃亏了。”
第一堂课一定要精彩,要让第一堂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冯教授说,不仅内容要生动,老师本身还要主动。在我看来,要当好老师,首先在于态度,其次在于技巧。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和学生交朋友。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才学得进去,才会从心底佩服你。
对许多学生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冯教授批改作业的认真态度和严格要求。这位老教授对学生的作业从来都是份份批阅,本本批注,冯教授每一本作业你会看到圈画和评语。
凡是有不会的,都可以来问我。为了这句承诺,冯教授甚至放弃了大学老师可以不坐班的特权,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除非正在上课,否则无论何时,他都会在办公室里,一边备课改作业,一边等待学生来提问。除了特殊情况冯老师会提前说明外,无论刮风下雨,没有食言一次。冯教授强调:如果有一次因为天气恶劣不去的话,学生到办公室看你不在,他下次就可能不会再来,所以我必须在。
授课方式不断创新
武昌理工学院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以来,许多年轻教师都反映教学太累,一时难以适应。冯教授带着不同学院几个年级的课程,一周要上近二十节课,他已年逾古稀,要说辛苦,他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叫苦。可是学校一推行,他照样身先士卒,自发地率先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城建学院第一堂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示范课,就是冯教授的《工程制图》。                                                 
赵作斌校长这样评价他:“按老教学模式教书,他是全校第一;按照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教书了,他还是全校第一。冯教授的开发内化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赞誉和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的好评,他的这种创新的精神也是值得每一个老师学习。
课堂上的冯教授可谓一丝不苟,从每一个理论知识点到每一个例题,他在课堂上都要很认真地给学生讲明白。城市建设学院原院长李新福教授评价冯秉超的课堂说,“冯教授的课堂有两大特点:其一,功底深厚,徒手画图很漂亮,很到位;其二,对学生很有激情,抱有一颗爱心去教学。”
课堂提问向来是大学课堂的老大难,经常是老师一问半天,全班同学面面相觑,无人应答。在冯教授的课堂上,却看不到这样的场景。相反,同学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发言,还生怕手举得不够高,没有被冯教授看到。原因就在于,冯教授自创的提问制度。凡是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答错了也不扣分,答对了还加分。这样一改,果然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交流也顺畅多了。
督导王庚则表示,冯教授课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功底扎实深厚,实践经验也极为丰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不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教师个人的水平提出了挑战。如果说以前的课堂上,一些教师还可以对着书本念念,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功底的薄弱。那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首先教师自己就要吃透。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连这个都没有掌握,谈何内化学生呢?而冯教授则不然,他的教学正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的。大到每一次考试,小到每一次提问和作业,都能成为他整体教学体系的一部分。用他一位同事的话说:教学在他的手中已经变成了艺术。
他上课点人回答问题,也会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ABCD四个等级的打分,有时也会让其他人来判断,也会根据判断的情况有ABCD四个等级的打分,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积极,还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学习。
只要是上冯教授的课,学生的到课率总是100%。他一直是武昌理工学院的王牌教授,连续八年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年青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冯教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以身作则,他为学生播撒了一片最美丽的阳光。
(武昌理工学院宣传部供稿,撰稿:刘明杨 贾思思)